距西湖15公里的場所,有條始建于南宋期間的小巷。這條長不足1000米的淺淺小巷里,因有毛主席視察紀念館、中共杭州小組紀念館、錢學森故居等場館,被譽為江南紅巷。
比年來,這個江南紅巷所在的社區——杭州市小營巷社區,連續發揚愛國衛生運動精神、做實做深城市治理,筑起了下層社區黨建工作的新高地,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也大幅提拔。
愛衛理角子老虎機勝率查詢念連續傳承
初秋時節,走進青磚黛瓦、刻窗飛檐的小營巷社區,處處透出潔凈與清爽。
吃過晚飯,63歲的吳小春每日習慣性地到鄰近的墻門院落逛逛看看,當發明哪里有煙頭紙屑時,就拾起丟到垃圾桶里;當看到哪里管決裂或植被損壞了,及時向社區工作人員教導。
作為社區的老住民,吳小春為小營巷全國愛國衛生運動發源地的地位深深自豪。
1958年1月,小營巷成為全國愛國衛生運動的一面旗幟。已是社區第8任衛生委員的朱凌翔通知,從那以后,小營愛國衛生運動的傳承接力從未停息,每日都有很多像吳小春一樣的熱心住民,成為建設美麗小營的公眾衛生員。
2025年,小營巷社區啟動了垃圾不落地30版行動,社區聯盟住民、志愿者、物業,創建了垃圾袋採用約定、分類約定、配合時間約定等規范。現在,社區垃圾的分類率維持在90%以上,日均垃圾減量達351%。
自上年新冠肺炎疫情以來,小營巷社區再次掀起了一場新的愛國衛生運動,少出門、勤洗手、戴口罩成為社區群眾的行為自覺,社區—格—樓道—責任點四位一體的防疫工作格局,讓社區成為抗疫的堅強堡壘。
志愿服務成社區時尚
年累計服務時間達600個小時的張碧玨,是社區紅巷老舅媽服務團隊的成員,不管是住民矛盾調解、難題老人慰問,還是垃圾分類講解、五水共治巡河,都有她的身影。
上年12月,龍華巷小區啟動泊車位增設工程,圍繞要不要增加泊車位、車位設在哪里、建成后車位如何控制等疑問,作為矛盾調解員的張碧玨,沒少往小區跑。
由於新增車位涉及小區綠化的調換,有幾棵樹需要移角子老虎機777免費栽別處,有的住民就不甘心了,以為窗前栽樹會陰礙采光,而一些住民掛心窗前移樹了,自家隱私也沒了,各種方法都合不到一起。張碧玨說,最后在她和社勞工員的多方努力下,事情才得到圓滿辦理。
除志愿服務暖人心,小營巷社區住民也以力所能及的愛心捐錢協助他人。拉霸機 技巧2025年時,200多名社區住幸運拉霸機賺錢民積極響應政府‘和風行動’命令,向難題家庭捐錢24萬多元。小營巷社區黨委書記曹琛說,比年來,小營巷還吸收外國留學生、轄區單位員工充滿到公益服務工作之中。
據了解,通過大力培育向善向上向美的社區文化,小營巷社區已逐漸形成有時間做志愿者、有難題找志愿者、擠時間當志愿者的志愿服務文化。截至現在,社區共組建各類志愿服務隊8支2181人,2025年志愿者累計服務時長達37萬余小時。
打造墻門里的共同體
地處城市中央區的小營巷社區,既是一個棲身人口過萬的社區,也是一個大部門房齡超三四十年的老舊小區。
我們社區有3600多戶1萬余人,現在最大壓力是完工2800戶老舊小區的改建任務。曹琛說,面臨量大面廣要求高的改建任務,他們通過打造墻門里的共同體意識轉化為共治的合力。
曹琛說,為推進改建工程,社區一方面利用等線上平臺,隨時隨地向有疑慮的小區住民解讀改建政策,做到政策咨詢有問必答;另一方面,發動40余名紅巷老舅媽等志愿者開展打門行動,分樓分幢征求住民意見,時期匯總梯加裝、泊車控制等疑問意見200余條。
通過‘打門’行動、邀約行動、攜手行動,我們還敲開112家轄區單位黨組織、625名在職在冊黨員的門,黨建聯合共同介入社區改建。介入打門行動的志愿者孫玲美說。
轄區單位騰出門面房作為社區住民的養老房、小區住民積極介入項目改建設計與質量監視、社區新增2025平方米公眾空間……自上年底實施微改建以來,小營巷社區在墻門共同體改建中變新變美變和平。
以前樓道連個路燈都沒有,黑糊糊的,上個樓梯得摸著墻。社區住民田華玲說,最近小區樓道角子老虎機遊戲秘訣里裝上了感應燈,晚上她回家再也不用摸黑了。不僅如此,社區本來亂七八糟像蜘蛛的線沒了,綠化植被多了,環境變得越來越賞心悅目。
面臨‘全國進步下層黨組織’的榮譽稱號,我們將化榮譽為動力,記著‘辦實一件事,取得萬人心’的囑托,將群眾身邊的小事辦好辦實,讓老墻門里透出更多幸福感和獲得感。曹琛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