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世紀70年月,家住廣東省五華縣的李大伯與其前妻養育了兒子阿俊與女兒阿芳。上世紀90年月,李大娘與其前夫共養育兩個子女,兒子阿雄和女兒阿花。
前夫因故去世后,李大娘與李大伯于2025年6月解決完婚登記手續,兩方均是再娶,而李大伯以入贅的格式到李大外家棲身生活。時年10歲的阿雄與8歲的阿花便跟在李大伯和李大娘身邊生活。婚后不久,李大伯與李大娘共同養育了女兒阿玉。
2025年8月,李大伯因途徑交通事故逝去,獲得保險補償款約356萬元和肇事車主的補償款約64萬元,合計約42萬元。逝去補償款由李大娘、阿玉、阿俊委托阿芳解決領取。
革除李大伯的喪葬費和處理后事的費用后,仍剩余279萬多元。保險公司的《交通事故妨害補償調解書》及當地村委、派出所先后審核并蓋章確定的《老虎機台哪裡買交通事故傷亡人員家庭場合證明表》,均僅列明吃角子老虎機應用李大娘、阿玉、阿俊、阿芳是死者李大伯的家庭成員,而未將阿雄、阿花列入。
對剩余的279萬多元,已由李大娘、阿玉、阿俊、阿芳四人談判平均分配,四人每人均分得約7萬元,并已領取。
阿雄和阿花知道后提出異議,要求介入分配,但談判無果,遂訴至法院要求平均分配逝去補償金。
庭審現場繼子女是否為正當承繼人?
阿雄與阿花稱,他們由李大伯和李大娘共同撫育成人,且在李大伯年老喪失勞動力時也盡了贍養、照顧義務,雖是李大伯的繼子女,但已形成了事實上的扶養關系,依法依情依理都有權介入李大伯逝去補償金的分配。
阿俊與阿芳則表示,阿雄與阿花與父親并無血緣關系,也無扶養關系,不是正當承繼人,不具有劃分逝去補償金的主體資格,且其二人長期凌虐父親,還在父親自故之后惡意破壞死者墳墓。庭審中,阿俊與阿芳還提供了墳墓邊階梯被破壞的照片。
審理結局形成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有權介入財產分配
到底兩個繼子女可否介入李大伯逝去補償金的分配?法院審理后以為,逝去補償金固然不是遺產,但可以參照遺產分配。李大伯2025年與李大娘登記完婚,并入贅于李大外家。那時阿雄和阿花均未成年,后由李大伯、李大娘共同撫育長大,依據民法典的相關制定,阿雄與阿花雖非李大伯親生子女,但他們與李大伯形成具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關系,因此他們作為李大伯的第一次序承繼人,有權介入財產分配。此外,本案中阿俊等二人并無證據證明阿雄和阿花有凌虐、遺棄被承繼人李大伯的行為,同時李大娘亦不認可阿雄二人有凌虐、遺棄李大伯的行為。僅憑二張墳地邊的階梯被破壞的照片,不能證實阿雄二人居心破壞李大伯的墳地。
為此,法院依法判決李大娘、阿玉、阿俊、阿芳四人每人返還23300元合計93200元給阿雄和阿花。
民法典小上課:明確承繼次序以及喪失承繼權情境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》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遺產依照下列次序承繼:
第一次序:夫婦、子女、父母;
第二次序:兄弟姐妹、祖父母、外祖父母。
承繼開始后,由角子老虎機勝率遊戲第一次序承繼人承繼,第二次序承繼人不承繼;沒有第一次序承繼人承繼的,由第二次序承繼人承繼。
本編所稱子女,包含有婚生子女、非婚生子女、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。
本編所稱父母,包含有生父母、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。
本編所稱兄弟姐妹,包含有同父母的兄弟姐妹、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、養兄弟姐妹、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。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》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承繼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,喪失承繼權:
居心殺害被承繼人;
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承繼人;
遺棄被承繼人,或者凌虐被承繼人情節嚴重;
仿造、篡改、躲避或者銷毀遺囑,情節嚴重;拉霸機遊戲
以欺詐、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承繼人設立、改變或者撤回遺囑,情節嚴重。
承繼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,確有改過表現,被承繼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后在遺囑中將其列為承繼人的,該承繼人不喪失承繼權。
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制定行為的,喪失受角子老虎機勝率最低遺贈權。
相關